界建筑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藤忠雄的名字,在中国也同样,然而在中国举办安藤忠雄的展览还是首次。上海美术馆从2005年12月30日至2006年2月日举办“安藤忠雄建筑展 与建筑”和会,可以说让众多的建筑学人和建筑大师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从这次展览的作品清单上看共有20件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皮诺基金会美术馆、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世界贸易中心重建、同润会青山公寓改建、沃斯堡现代美术馆、贝乐思之家、六甲的集合住宅ⅠⅡⅢⅣ以及地中美术馆。这些作品大都是和发生密切关系的美术馆、集合住宅等。然而,在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占有重要的设计却不在其中。
随展览会同时出版一本《安藤忠雄作品集》,通常这种出版是将展览会的全部展出作品收在其中,从而成为一本展览会数据的纪录,然而这本《安藤忠雄作品集》超越了展览会的内容,而是精选了安藤忠雄界范围内的作品,作品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广,涵盖了从安藤忠雄早期成名作“光的”,到最新的“地中美术馆”等项目。
安藤在为这次个展撰写的一篇文章“创造风景”中写道:“我接受了在上海举办个人建筑展的邀请。我为能在现今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中展出自己的建筑作品而感到兴奋,同时也为应该向上海的人们传递什么或表现什么而感到苦恼。身为一个建筑师,我希望这个展览不限于单纯地表达自身的设计,而是针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找到一个能够开拓崭新可能的切入口—几番考虑后,我选择了“”这个主题。”
安藤忠雄在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上海在燃烧”,他和在此之前到上海的日本建筑家矶崎新不同,矶崎新2002年曾利用在上海参加双年展的机会,对上海城市的现状大加,认为上海的建筑是胆。好象安藤对上海的城市发展比较满意,其实安藤忠雄在“创造风景”一文中,引用日本的例子,婉转地对今日上海加以提醒。
安藤忠雄说:作为与当地的历史风貌无关、只在高地价之下提供大量空间的技术性解决策略,很多同样的高楼界各地拔地而起。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对其进行的声音也时有出现,但是以经济合为唯一理论根据的现代制度打消了所有对其发出的警钟。我们失去的正是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场所——“风景”。
日本建筑家原广司曾经就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住宅开发和住宅产业进行,将其比喻成“让人哭泣的风景”。如他所说,今天我们仍然不能理直气壮地为自己居住的街区感到自豪。
不是说上海会重蹈此覆辙,但如果上海要为下一代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型的社会,那么驻足放眼看看邻国的城市历史也不是毫无用处的吧。我期待具有日本所没有的杰出领导才能的中国,能够在都市开发中清晰地描绘出城市的建筑图景。明确50年后、100年后的城市风景会变得如何常重要的。
安藤忠雄说:“从今往后,我想攻克两个困难的课题,即逐渐形成的美学,并且探索建立在基础上的建筑。”如果按照“建立在基础上的建筑。”这一说法,那么上海的城市“”在许多方面令人遗憾,因此基于这一的建筑很难成为鹤立鸡群的杰作。
从这次展览会选用安藤忠雄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做海报,意在重点推出。安藤自己也认为是试图摸索一种建筑形态,使它对外成为新的街区景观核心,对内则与创造原点相符合,成为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空间形态。他说希望通过展览会以及“上海设计中心”项目,能为熠熠生辉的上海再增添几许光彩。然而“上海国际设计中心”的设计让许多行家不敢恭维,因为他确实离我们心中的安藤忠雄甚远,这是一个非常平庸的设计。
这个方案早在2005年7月就有人在中国最有人气的建筑网站ABBS上贴出来,说是安藤忠雄第一个即将实施的高层建筑,位于同济大学北侧国康与中山北二之间的区域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科技园区,梦见杀人流血即同济科技园国康。然而这一方案在网上受到广泛的,有人:“为什么大师们到了中国就变味了,是大师们水平下降了还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建筑?”有人猜测:这个方案没有充分体现安藤的一贯风格,其中原因可能是方案并非安藤本人操刀,是事务所集体,或者说是根据业主的品味经过两方和计之后达成的一致。不管怎样,用这样的设计作为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是安藤忠雄的失策。
这是一个在2005年12月刚刚完成的项目,作为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开始建造的近代集合住宅,同润会公寓保留下那些深刻在人们记忆中的景观,安藤忠雄的设计再建了原有建筑物外壁的一部分,手法是将原来的单栋住宅连体成一个整体临街的形式,采用而尽可能地有效地利用了地下的空间的方式。那是为了尽量减少地面上的建筑面积,以保留住已与林立的榉木融为一体的景观,这项设计个目的是将同润会青山公寓改建成为保存都市记忆的范本。
这座建筑物坐落于与明治神宫相连的绿荫环绕的表参道上,约有250米长。拥有轻微斜坡的主参道,如同延伸到建筑物内部一般,各个楼面由斜坡构成,勾勒出具有立体感的城市空间。此外,屋顶平台上种有绿化,如果从空中俯视,那是作为大都市中建筑和街景、完美结合的佳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对于这座竣工之后的建筑褒贬不一。
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市郊外城市公园的一角,毗邻美国二十世纪的巨匠易斯·康(Louis I.Kahn)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安藤忠雄的设计试图在的气候条件下,创造一个沙漠绿洲,因此他首先从外部的水池和园林绿化设计开始着手。同时针对金贝尔美术馆井然有序的构成、以及具有柔和自然光线的展示空间,考虑用一种具有现代感的设计来继承它的空间性。
建筑由5栋平行排列的“箱体”为基本单位构成。“箱体”长短两边的比例与整个设计相呼应,全部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构造。考虑到酷暑盛夏的强烈日照,各栋建筑全都设计了深深的挑檐。这个设计的创意在于,夹在玻璃和混凝土之间的狭窄空间,实际上它是使放置展品的混凝土箱体的室内得以安定的过滤装置,同时也起到了缓和各展室性的作用。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事务所1997年参加了兵库县立新美术馆国际公开征集竞赛方案,从而赢得了这个设计项目。就是将建于作为阪神大地震后城市重建象征的东部的新都心。以及恰好与这个毗邻“市水际广场”(这个广场以前也作为震后重建的一个项目,由我们进行了设计)一起设计的项目,如何把这两个来自不同委托人且建设周期各异的项目融为一体成为设计的主题。
美术馆由石壁的基座部分和平行的三栋玻璃箱型建筑组成,形体构成极其单纯。玻璃箱型建筑采用双层膜构造,内包箱形的混凝土展室部分,由混凝土与玻璃之间的狭缝产生的空间,使内外空间的界线变得模糊,由此实现了在简单明快的构成中体验空间复杂多样性的效果。基座部分可以用作室外展示场所,也可以在闭馆之后作为整个东部新都心地区的庭院,面向大众。然而,水际广场不仅仅被设计成东部新都心的中心,同时也被设计为紧急情况下的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