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间坊实战赛第一轮晋级共44个项目,因客观原因导致设计师退赛共3个。组委会第二轮中期验收项目一共44个, 其中包含5个新增入围项目,文末是晋级名单。
2017十间坊实战赛第一轮晋级共44个项目,因客观原因导致设计师退赛共3个。组委会第二轮中期验收项目一共44个, 其中包含5个新增入围项目,文末是晋级名单。
7月份,朋友圈被实战赛工地组委会中期验收报道承包,南至广州,北至沈阳,覆盖6大赛区。现今依托网络发达,不再是信息匮乏的年代,行业动态都可以达到信息垂直化和扁平化。
正因如此,很多信息被隐蔽或者多手转发,地方设计圈层更没有被深挖,即便了解,但更多的是仅限于地方,而不是宏观全貌。眼睛看不到远方,没有对比,自然缺乏安全感。
基于这点,要眼看六,耳听八方。深入基层一线,组委会更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反哺行业,责无旁贷。实战顾名思义真枪实干,身体素质要过硬,团队协助要跟上,这不仅设计师,组委会、评委也是如此。
走访全国一二三四线名参赛设计师深入交谈,发现全国设计圈层有共性,也有个性,总结而言有四点,涉及七个层面。
一:全国我们设置6大全赛区,其中华东赛区分了3个,分别是江苏、浙江、福建,说明华东的经济体量,包括设计师群体在全国非常活跃,从这次验收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它的体现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地方的设计师无论工作年限,整体的设计取费都是不菲,基本会在300-500的区间,那是他们非常好的一个状态。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经济,直接导致的房价。同样是一千万的房子,在一线万去装修,但在地方可以。因为都不是业主的第一套房子,基本是属于舒适和型的追求。在这种状态下,设计师获得了6000元/㎡的装修预算,甚至更多。在这种预算支持下,当然是可以支持设计师做全案设计,并且能产出作品的。
第三,圈层状态整体来说不错,不管是否封闭或者,但有一点,他们每个人都走出去过。眼界和格局,各方面是有的,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聊到一起。那说明在圈层的基本面上,是具备的。
二:全国设计市场上升阶段在哪里?在西南。2016年很多因素,也是偶然,颁典礼最终落地在成都。但是最后芒果&实战赛两个大的冠军,意外落在西南赛区。为什么说意外,这绝对是偶然,他们是在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这是为什么?这次也是探索了一下,总结也是三个方面:
第一是国家政策。整个一带一的推动,尤其成都非常明显,政策的导入,以及招商投资带动了地方的消费。而且成都人民包括西南的悠闲状态、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本身是比较愿意去享受的。如果他有收益,更愿意花费在这里。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在上升阶段,他们有信心、有希望;第二个层面,是基于本身消费状态,所以产生了一个消费强劲的状态。
第二,西南的设计师非常年轻化,普遍在85后,尤其是当下活跃并且在全国大家都知晓一二的,年龄都比较年轻。说明一点,他们是有自身圈层的共同分享。为什么西南OK?是因为它过去确实有地方比较好的老师,例如重庆有赖旭东老师、于跃波老师,成都张灿老师、曾麒麟和李红老师都在,也都是我们的导师评委。在这种有导师支持的状态下,还有地方确实能够带动一个圈层的学术交流的频率、频次以及深度,营造了整体的氛围。
第三,根本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抱团。全国都有说外来力量入侵,不是全部的市场都能被地方消化,但至少地方的上升势头让设计师可以把地方的好的项目拿到。这种状态下,至少地方有比较跳脱的设计师群体才行。
第一、2015颁典礼落长沙,因为它在过往十年,它的住宅版块的扩展,数量和质量在全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在这次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圈层氛围非常好。比如一个设计师说解释我的想法,或者说我有什么样的考虑,也许他表达的并不是很好,他另外一个小伙伴在并不是很熟的情况下,也会说我理解他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大家说同行相轻,可是在这种场合状况下,它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圈层自然就会有这种状态。
第三,收费,哪怕30元/㎡也要收费,因为一天会走到300元/㎡,不能一蹴而就。同时,希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积极站出来,会说我开始不接受回扣。这个直接说明的一点是什么呢?这是行业的一个,不收回扣是“我希望能让业主信任我”。在全国诸多城市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这点,了很多业主对设计师的和质疑,以致于设计费迟迟收不上来。
有的前沿城市已经开始让利于或者返利于他的业主,这是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暗示着一种发展状态,起码是良好的。
四:东北市场是全国少有出现下滑现象的,有基于原因,导致的市场大收缩现象,但正因如此,相比一线城市,发展饱和来说,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目前需要2-3年恢复期。设计圈层都已具备思维和想法,以及执行落地,关键在于最终怎么跟市场结合,在市场中获得对设计师群体的认同和价值呈现,这是需要行业中每个人去努力的,鱼和水的关系,共生共荣的关系。
能在中期验收与我们相见,证明已走过第一轮pk,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你,了解过去,畅谈未来,一同成长。恭喜以下晋级第二轮参赛设计师,希望接下来能一鼓作气,在9月30日前交出满意作品,争取拿到仅有的10张颁盛典的入门券。
2017十间坊实战赛第一轮晋级共44个项目,因客观原因导致设计师退赛共3个。组委会第二轮中期验收项目一共44个, 其中包含5个新增入围项目,文末是晋级名单。
7月份,朋友圈被实战赛工地组委会中期验收报道承包,南至广州,北至沈阳,覆盖6大赛区。现今依托网络发达,不再是信息匮乏的年代,行业动态都可以达到信息垂直化和扁平化。
正因如此,很多信息被隐蔽或者多手转发,地方设计圈层更没有被深挖,即便了解,但更多的是仅限于地方,而不是宏观全貌。眼睛看不到远方,没有对比,自然缺乏安全感。
基于这点,要眼看六,耳听八方。深入基层一线,组委会更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反哺行业,责无旁贷。实战顾名思义真枪实干,身体素质要过硬,团队协助要跟上,这不仅设计师,组委会、评委也是如此。
走访全国一二三四线名参赛设计师深入交谈,发现全国设计圈层有共性,也有个性,总结而言有四点,涉及七个层面。
一:全国我们设置6大全赛区,其中华东赛区分了3个,分别是江苏、浙江、福建,说明华东的经济体量,包括设计师群体在全国非常活跃,从这次验收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它的体现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地方的设计师无论工作年限,整体的设计取费都是不菲,基本会在300-500的区间,那是他们非常好的一个状态。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经济,直接导致的房价。同样是一千万的房子,在一线万去装修,但在地方可以。因为都不是业主的第一套房子,基本是属于舒适和型的追求。在这种状态下,设计师获得了6000元/㎡的装修预算,甚至更多。在这种预算支持下,当然是可以支持设计师做全案设计,并且能产出作品的。
第三,圈层状态整体来说不错,不管是否封闭或者,但有一点,他们每个人都走出去过。眼界和格局,各方面是有的,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聊到一起。那说明在圈层的基本面上,是具备的。
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在上升阶段,他们有信心、有希望;第二个层面,是基于本身消费状态,所以产生了一个消费强劲的状态。
第二,西南的设计师非常年轻化,普遍在85后,尤其是当下活跃并且在全国大家都知晓一二的,年龄都比较年轻。
说明一点,他们是有自身圈层的共同分享。为什么西南OK?是因为它过去确实有地方比较好的老师,例如重庆有赖旭东老师、于跃波老师,成都张灿老师、曾麒麟和李红老师都在,也都是我们的导师评委。在这种有导师支持的状态下,还有地方确实能够带动一个圈层的学术交流的频率、频次以及深度,营造了整体的氛围。第三,根本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抱团。全国都有说外来力量入侵,不是全部的市场都能被地方消化,但至少地方的上升势头让设计师可以把地方的好的项目拿到。这种状态下,至少地方有比较跳脱的设计师群体才行。
第一、2015颁典礼落长沙,因为它在过往十年,它的住宅版块的扩展,数量和质量在全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在这次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圈层氛围非常好。比如一个设计师说解释我的想法,或者说我有什么样的考虑,也许他表达的并不是很好,他另外一个小伙伴在并不是很熟的情况下,也会说我理解他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大家说同行相轻,可是在这种场合状况下,它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圈层自然就会有这种状态。
同时,希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积极站出来,会说我开始不接受回扣。这个直接说明的一点是什么呢?这是行业的一个,不收回扣是“我希望能让业主信任我”。在全国诸多城市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这点,了很多业主对设计师的和质疑,以致于设计费迟迟收不上来。有的前沿城市已经开始让利于或者返利于他的业主,这是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暗示着一种发展状态,起码是良好的。
东北市场是全国少有出现下滑现象的,有基于原因,导致的市场大收缩现象,但正因如此,相比一线城市,发展饱和来说,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目前需要2-3年恢复期。设计圈层都已具备思维和想法,以及执行落地,关键在于最终怎么跟市场结合,在市场中获得对设计师群体的认同和价值呈现,这是需要行业中每个人去努力的,鱼和水的关系,共生共荣的关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