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食用稻米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已发现人工培育稻米的踪迹。先秦时期,古人开创性的使用了“蒸饭”的方式对谷物进行料理并食用。到了秦汉,人们普遍喜食“干饭”——蒸熟后再晒干的米饭。至魏晋,用蔬菜和稻米混合制作的各色“蔬菜饭”开始陆续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到了宋真年间,宋人更是从古占城引入了“占城稻”作为进口作物进行繁育并食用。
千百年间,米饭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而如何做好一锅颗粒饱满、口感Q弹同时又香甜可口的米饭自然是每个家庭煮夫/煮妇进入厨房是所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必备技能。
在双十一来临前收到小象寄来的“伊莱特EB-TFC40E8能量土锅智能多功能电饭煲(以下简称土锅)”一台,并邀请我为产品进行测评。
作为一个从事厨房工作已经二十余年的中年男子这次就抛开设计师的专业角度,从一个家常做饭厨艺男的身份对这口“土锅”进行一些简单的试用。
开箱之后进入视野的是一个造型中规中矩,不夸张不出挑,品质感尚可的锅具。不过话说回来,厨房用具更重要的是方便实用,颜值上也不需要过多挑剔,简洁舒适不碍眼就好。
在土锅的控制面板上清晰的展示出一大堆看起来很高难度的操作功能,例如炖一锅设计师真的喝不起的燕窝汤、虫草汤,做一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老酸奶。不过没关系,在接下来的测评过程中我(或许)会为大家一一试用土锅所愿意提供的各项技能。
既然土锅是一口电饭煲,那么试用的第一个功能自然是做饭。我特意在超市选取了价格最贵的泰国香米进行测试。
年蒸饭一千锅的日料店老板安博文说:蒸出粒粒分明,弹牙好吃的米饭,确实有锅的功劳,但米也非常重要。然而比锅和米更重要的,是淘米的手法!在蒸饭前将大米浸泡5分钟,泡好后淘3回合9次米,最后一次将淘好的大米在滤网上完全滤干,再加入比平时稍少的水来蒸,“保好吃”!
Test 1 将随意洗了洗的泰国香米放入土锅中,选择柴火饭选项进行,然后开始并不太耐烦的等待。
漫长的一个小时过去,开锅时的米饭香味氤氲着锅中的水蒸气还是让我产生了瞬间的失神。用锅铲轻轻搅动两下,土锅四壁的米饭很轻易就被刮开了,正如介绍的低温釉层让内胆具备了防粘锅的能力。
从锅中盛起一碗米饭仔细端详,颗粒分明、色泽诱人。轻尝一口,软硬适中,微微弹牙,细细咀嚼又有一股泰国香米特有的微甜。
伍佰曾经说过“来来来,吃完这碗,还有三碗”。所以接下来的Test 2 自然是采用香饭功能的三种不同模式来进行口感对比。
四个小时后,我终于在土锅的帮助下做好了“软饭”、“标准饭”、“硬饭”三种不同口感的米饭并一一进行了试吃。软饭稀稠粘牙,标准饭口感适中,微有嚼劲,硬饭颗粒分明、口感Q弹。三种不同的选择基本可以覆盖不同米饭口感爱好者的需求。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向于前者。
在土锅中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加热后,Test 2中所剩下的米饭已经烘得微微泛黄,而低温釉的防粘锅功能还是没有让我失望,即使是在二次加热的情况下。
连续用土锅做出了4锅美味米饭的我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接下来要挑战的是更高难度的Test 4炖汤功能。
排骨、番茄、黄豆芽、大蒜、生姜、花椒、干辣椒、茴香、湖盐。没错,接下来要呈现给大家的正是番茄豆芽排骨汤。
再重新加热一锅水,并将排骨、番茄、豆芽及各种香料一一放入土锅中,盖上盖子,选择炖汤功能进行。
一个半小时后,一份颜色橙黄清亮,微带油星的番茄豆芽排骨汤就出锅了。排骨口感酥烂,清汤味道鲜香浓郁,梦见放鞭炮哎,不行,写饿了。
吃饱喝足后正好来一份可以促进一下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的酸奶。按照说明书,准备1L纯牛奶、100ML酸奶、一个密封容器。
将混合均匀的牛奶+酸奶倒入密封容器中,再将容器置入土锅内,酸奶模式,让牛奶+酸奶混合物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八个小时的发酵。别问我为什么容器换了,罐子太高,放不下。
让土锅内部能够保持长时间恒温的秘密就在于,锅盖顶部(中间偏上灰色圆环)的温度控制器和机身的微电脑程序的协作之上。
为了保存温度和蒸汽,土锅的锅盖采用了多层密封结构,而这种结构又很容易淤积水分,如果不清理干净极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设计中上盖密封圈可以按下两侧纽扣轻松拆下清洗。可是这个操作真的很不轻松。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土锅内胆本身的防水防污性能较好,用水冲洗之后轻轻擦拭就可去除水渍,这一个设计也是为了在使用前方便擦干内胆避免工作状态中发生短。
总的来说,售价只需要399的“伊莱特EB-TFC40E8能量土锅智能多功能电饭煲”在各项功能上表现都还算优秀,功能操作也简洁明了。而在清洁过程中所出现的几个需要使用者去适应的问题确实仍有改善的空间。
写在最后,这次因工作而下厨是我近两三年来第一次下厨做饭。在灶台前拿起厨具进行料理的某一刻,我竟然产生了一种回家的错觉,之间想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否愿意安顿在某个城市,就看他有没有在这个城市买一口锅,大意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