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老茶馆再现街坊情 2018国际设计周启动“暖城行动”

※发布时间:2019-1-3 6:12:0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央广网9月28日消息(记者张瑜瑜)2018国际设计周正如火如荼进行,白塔寺街区分会场启动以“暖城行动”为主题的白塔寺再生计划,以场景再现“遇友轩”老茶馆的方式,让邻里街坊齐聚茶馆,免费听评书喝茶,重现老胡同昔日热闹场景。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分会场的主题是“暖城行动”,突出邻里共生、社区营造和文化传承,将通过胡同微更新、四合院修缮示范、文化记忆挖掘、居民参与创新街区治理等几个方面,还原老城胡同文化。

  白塔寺再生计划策划人、白塔寺会客厅主人刘伟介绍,“白塔寺再生计划得到了附近老街坊的大力支持,通过他们的描述,场景再现了过去这条街上的老字号风貌,才有了今天这个‘遇茶轩’老茶馆。现在这个区域共分为三个板块,除茶馆外,还原了百年前的出版社‘北新书局’,还设置了一个‘老城影苑’板块分享老电影。在国际设计周期间,街坊邻里们可以来这里免费喝茶聊天,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文化节目轮番上演。”

  生活中,老的茶馆经历了一个非凡的时代,旧时白塔寺地区拥有“天禄轩”、“遇友轩”茶馆,除喝茶听书外,还有文人举子在茶馆设摊代写书信、对联,关于白塔寺的童谣“朝天宫写大字”就是由此而来。后来又有专门卖茶的“福聚来”茶庄在白塔寺街区存留了好多年,这些都是白塔寺老街坊的共同记忆。

  而此次由人文地理、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白塔寺民俗复兴社共同策划组织的复古“遇友轩”茶馆,再现了老茶馆场景,所有的茶馆设施,都是原汁原味儿的老物件。置身于这样的茶馆当中,老者容易怀念自己“小时候”,年轻人也能够触摸到实实在在的老文化。

  当天下午两点,“遇友轩”茶馆坐满了人,老人孩子欢聚一堂,在快板数来宝的表演中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还有一些老人特意穿上了长袍,仿佛再现线余个居民作为“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智囊团”为本次活动献策献力,当天也有不少居民到茶馆自发当志愿者,为邻里街坊端茶倒水,其乐融我得我的网融。

  在“北新书局”展区,一张张老照片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人文地理”社群负责人孙天培介绍,“之所以能够撑起这次的展览和书馆,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几年社群活动积累下的老居民,他们自发提供了大量关于老景色和生活场景的老照片、物件、资料,使得这次再生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遇友轩”茶馆的活动将一直持续至国庆假期,包括老城影苑的老电影分享、《茶馆》剧本朗读、评书快板曲艺表演等。主办方还特意为剧本朗读环节准备了《茶馆》里的戏服,在活动开始前,已经有不少居民好奇地穿上戏服体验一把了。在老城影苑板块,主办方邀请了天桥老居民、70岁的王文生老先生和居民一起观看《甄三儿》,分享五十年代的天桥记忆,还邀请了80后微电影导演、鼓楼人艺创始人方喆,国博员柳宁,纪录片编导燕玺等嘉宾,与大家一同观看老电影,共线日,白塔寺区域将举办百余场2018国际设计周的相关活动。

  60年700场,人艺《茶馆》何以常演常新,历经一甲子, 《茶馆》已成为人民艺术剧院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导演焦菊隐、夏淳,复排艺术指导林兆华,复排执行艺术指导杨立新,主演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雷佳、吴刚、龚丽君、冯远征等,从 《茶馆》的主创阵容上就可窥见传承的意味。

  《茶馆》不仅仅是传奇,明晚,人艺话剧《茶馆》在首演六十周年之际又将迎来第700场演出。但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当做一个高山仰止的传奇,对今天的戏剧创作者来说,它更应该是一个实用的、可供参考的中国线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关键词:茶楼设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