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首先对重庆日报联手四川日报推出的“重走成渝古驿道 感受双城新变化”大型全系列报道,给予了高度赞誉。
作为重庆日报“重走”系列报道的始作俑者之一,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勇表示,在延续“重走”传统的基础上,今年的“重走”至少呈现四大特色:一、川渝两地党报携手,让“重走”走出了新生面。二、重新发现了成渝古驿道的当代价值,并把其当代价值在报道当中得到充分彰显。三、将一段冷历史变成了热新闻,记者、编辑不满足于只是一个记录者的角色,而是自觉地充当了这段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发掘者、创造者,将一个很小众的学术课题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话题,让市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城市,特别契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话题。四、引发了利用的社会关注,也引出了一些可以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的新课题。“你们在记录城市的历史,历史也将记录你们今天的努力作为。”周勇说。
“这组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报道了巴蜀地区数百年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的各种交融、互动,印证了巴蜀同根、血脉相连,与共、协同发展的悠久历史底蕴。”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主女人面部痣相图解任委员何智亚表示,这组系列报道还发现、发掘了不少新的历史遗址、人文历史和民俗典故,为成渝地区挖掘成渝古驿道历史文旅资源,携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资源;提出了活化利用成渝古驿道历史文化资源,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张荣祥认为,重庆日报的“重走成渝古驿道”系列报道,选题非常好,效果也非常好,反响很强烈。从历史上来看,古驿道是传达政令的大通道,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文化、文化交流的脐带,这种线性文化遗产是巴蜀地区土生土长的,是一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三峡博物馆也在巴蜀文化的研究中积极作为,此次‘重走’报道跟这项工作有很强的联系,给我们有很大的。”
四川日报全文体新闻部主任赵晓梦表示,巴蜀自古山水相依、文化同源,重走成渝古驿道,既是对千百年来成渝双城往来的一种回顾,也是在为今天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寻找历史依据,更是对成渝文旅资源的一次和再体验,必将对推动两地正在打造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所以说,此次“重走”系列报道的确是大手笔,意义非凡。
近年来,随着线性文化遗产概念的兴起,如何对古道沿线的文物进行妥善,挖掘文物背后价值,成为学术界热门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蜀道和茶马古道先后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更是让不少学者、市民认识到文物对古道打造的重要性。
“要真正做好成渝古驿道沿线文物,我们首先就要摸清家底。”白表示,成渝古驿道沿线的各区县需联合起来,通过深挖地方文献资料以及文化名人在东大上留下的笔记、游记等档案资料,在对成渝古驿道上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分布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再对这些资源的属性进行分类,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
“除了摸清家底外,成渝古驿道沿线文物也离不开沿线各地区的规划引领。”白,古道是跨区域的、涉及面广的文化遗产,它的不仅是文物部门的事,也是城乡建设、规划、交通、国土、农业农村、自然林业等部门的共同职责。所以说,“成渝古驿道沿线区县在对古道沿线文物进行时,需统筹思想,摒弃‘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联动机制。”
“针对一些未能保持原貌的重要节点(如驿站、递铺、关隘、津渡等)和突出的自然资源,可以在原址上设立标识说明(介绍牌、二维码),进而让它们与沿线其他文物点一起成为成渝古驿道的文化地标。通过扫描二维码,到访者可以在沿线任何一个点了解到全线每个点的资料和分布,这样有利于开发以成渝古驿道为依托的综合旅游线。”重庆自然博物馆专家。
李勇先表示,在对古驿道沿线文物进行时,也需引进现代技术。“例如,我们在对古驿道沿线文物进行勘察时,就可把虚拟现实、前期投影技术融入其中,全面还原其本来风貌。同时,在后期进行时,也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款反映古驿道历史的App,进而让更多市民了解到古驿道的重要性,自发地参与到古驿道中来。”
成渝古驿道是历史的者,凝聚了先辈的智慧和汗水,应当加大力度。其中,活化利用便是最好的方式。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蓝勇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对成渝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应当被提上新高度。由于古道跨度长,呈线性布局,一些段除了石板再无其他东西,因此可以先把有代表性的、有遗存的区域活化,如古村镇、古石碑、古石桥、摩崖石刻等。此外,川渝两地还应相互学习、互动互访,多搞一些类似“重走”这样有意思的文化活动,对提振旅游经济、繁荣文化都大有裨益。
殷秩松认为,川渝两地可以依托成渝古驿道的文脉,打造出一系列成渝古驿道的新场景。这个新场景应更加强调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可以是很小的点,再以点带线、由线到面,串起整个成渝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就可能成为网红,被大众广为知晓。此外,他还扶持一批以年轻人为主的“创意一代”新社群,只有年轻一代真正动起来,才能寻找到巴蜀文化新的意涵,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胡斌看来,活化利用成渝古驿道,首先需要协同管理和系统开发,古道的距离跨度大、行政区划不同,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发难度大,需要成渝两地系统规划以及沿线区县(市)重视和配合,共同形成和开发网络。其次,加强文旅融合与深度开发,深入挖掘古道文化的历史文脉,讲好古驿道的地方故事,使古道文化活起来。最后,要重视市场和流量导向,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体验性强、品牌好的景区,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吸引网络流量,让成渝古驿道历史资源服务当下、人民。
周勇,川渝两地可以这次“重走”为契机,整合历史、文物、文化、旅游,包括民间文保、驴友等力量和资源,以成渝古驿道文化遗存为基础、依据,共同探讨、谋划建设“成渝古驿道”国家文化公园,做出一个线性的大文旅的“文化遗址+产业带”,让历史与现实、老与新城、史料与掌故、传统与现代呈现出新的面貌。
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首席专家、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表现,可用“四个头”来激活成渝古驿道的当代价值。一是“说头”,要讲好古道文化故事,可进行主题式挖掘、提炼和表达。二是“看头”,要营造历史画卷和景观长廊,在一些节点区域打造主题导览区,深耕“眼球经济”。三是“活头”,要活得下去,场景化、生活化是核心,在重要节点可进行主题场景开发,植入美食体验、研学体验等,需特别强调艺术化的、文创化的引导,否则很难活化。四是“心头”,一定要让古道走入大众的“心头”,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旅游吸引力,要以文化为纽带、国际化的视野,着眼未来,守正创新驿道文化。
赵晓梦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打造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也为成渝古驿道的传承、活化利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两地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古驿道的研究和,扩大宣传营销,将古道品牌唱响全国、唱响世界,并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把珍珠串成项链,形成集群式发展。
成渝古驿道这个原本冷门的词汇在重庆日报、四川日报联合报道的助推下,成了大众热词,不少网友甚至开始沿着两地所报的线,了自己的“重走”之旅。
“下一步,我们将把成渝古驿道纳入我市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我们会尽快联合四川,在文物和旅游资源普查基础上,开展一次成渝古驿道文旅资源专项调查,全面梳理古驿道及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不同类型的资源情况,系统挖掘成渝古驿道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文化旅游委副主任幸军透露。
“此外,古道类文物修复标准或指南的制定、成渝古驿道文化旅游资源地图的绘制也已提上议程。”幸军指出,具体而言,川渝两地将结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一方面编制成渝古驿道利用专项规划,明确下一步古驿道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时序安排,加强古驿道的统筹性;另一方面则会通过绘制成渝古驿道文化线图,做好重点文物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图标注及说明,对重点历史文化资源、重要段落进行挂牌,划定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现规划管理“一张图”。
让人欣喜的是,目前不少古驿道沿线区县(市)已率先发力,在挖掘古驿道资源上下功夫。荣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强表示,作为成渝古驿道的主轴黄金联结点,荣昌十分重视对古驿道文化的挖掘利用,目前已挖掘了传统技艺土法造纸、髹漆技艺、柴窑烧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多项,还将以镇街驿站为连接点,把镇街(峰高,广顺,安富等地)的驿道文化串起来,开展镇街驿站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并将通过举办古驿道驿站文化论坛等形式,广泛征集历史文献资料、有关古驿道和驿站的石牌坊等实物。
璧山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航透露,该区挖掘古道文化的重要产物——古道湾公园预计今年年底开园。该公园不仅将打造古村落、古茶铺、古酒肆、古战场、古栈道、古镇古街等23处古道文化场景及互动游乐项目,还会以清代诗人龚懋熙创作的诗歌《再经来凤驿》为蓝本,以打造客栈、牌坊、古井、古碑等文化元素,再现来凤驿昔日的繁华景象,以明朝著名文学家杨慎诗歌《马坊桥》为蓝本,在公园内重现当年丁家坳的繁华景象,让更多市民了解到古驿道经过璧山这一段时的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