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平面设计> 文章内容

波兰海报之父:一生致力于寻找人人都能理解的符号

※发布时间:2017-8-9 20:05:1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核心提示:托马耶夫斯基独特的视觉语言奠定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托马耶夫斯基大师班的影响力辐射法国、英国、乃至整个欧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

  波兰已故平面设计师亨利·托马耶夫斯基的一生可说是波兰现代海报发展历史的浓缩展现。在1960年代,冷战阴云下的波兰相对,海报是当时最重要的。托马耶夫斯基在海报艺术中找到了外部和创作之间的平衡点,并发展出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我一生致力于寻找人人都能理解的符号。他的海报创作不仅开创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也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球的波兰海报风格奠定了基础。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sD于2017年7月15日至9月15日带来托马耶夫斯基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策展人期待可以通过这次展出将其具有普世审美性的视觉语言在中国平面设计界带来多纬度的回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sD于2017年7月15日至9月15日呈现已故波兰平面设计大师亨利·托马耶夫斯基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托马耶夫斯基独特的视觉语言奠定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托马耶夫斯基大师班的影响力辐射法国、英国、乃至整个欧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

  本次展览共展出逾200件托马耶夫斯基的原作,其中包括40多件设计师亲手制作的第一版丝网印刷的海报作品,逾100件书籍设计的首版印刷,和120余件插画手稿。系统呈现了波兰平面设计大师60余年创作生涯的发展。展览由设计师何见平担任策展人。

  波兰海报艺术的发展和二战后国家复兴与重建密切相关。海报由于其有利信息、适合大众户外欣赏、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易于创作和复制等天然属性,在国家文化宣传中拥有重要身份。与此同时,戏剧、电影、展览等演出的海报创作相对宽松并具文化价值,艺术家在此寻获了实现创作的舞台。

  正如托马耶夫斯基广为流传的那句宣言犹如空气,我们必须其中,他在海报艺术中找到了外部和创作之间的平衡点,并发展出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一生可说是波兰现代海报发展历史的浓缩展现。

  1914年6月10日,亨利·托马耶夫斯基出生于波兰华沙创作插图和漫画,这一时期的创作锻炼了艺术家以简练的图形反映辛辣思想的能力。

  二战后,托马耶夫斯基从华沙移居到临时首都同时也是战后文化聚集地罗兹,开始接受电影海报创作的委托。1945年波兰电影产业被国有化,波兰人看不到外国电影广告资料,电影海报就成为电影和影迷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些波兰海报不为吸引去往电影院而设计,几乎没有、性等主题元素,外观通常生动鲜艳、友好纯真。

  这些海报的装饰性功能,对于灰色的城市是令人振奋的触碰。在其早期电影海报如《羊脂球》中都可以看到其受到明显的孩童绘画和原始艺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电影海报多采用拼贴手法,以展示类似电影蒙太奇剪辑式多视角聚焦的视觉符号。

  相对于电影海报,主要基于剧本创作的戏剧海报给予设计师更大的阐释。托马耶夫斯基在创作中展现了更为显著的极简主义风格倾向,同时隐喻、关联与幽默的挑衅也成为鲜明特征。

  在给戏剧《历史》创作的海报中,托马耶夫斯基展现了对现实的立场。当时在文化界有很多性,其中包括象征主义的V字手势不许在场合出现。托马耶夫斯基的海波上,绿色的脚趾从画面左边进入,比划出一个V字。

  戏剧《爱德华二世》的海报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爱德华二世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一生戎马倥惚,驰骋沙场。这位文韬武略的强势君主有断袖分桃之癖。该剧描写了爱德华二世与他的男宠皮尔斯·盖尔斯顿、伊莎贝拉,以及大臣之间复杂关系和痛苦命运。爱德华固执地将个人感情于国家和安危之上,他对皮尔斯·盖尔斯顿不加掩饰的情感引发了当时贵族强烈反感,在宫廷中了杀身之祸。这是一出对、性、死亡、、、生命进行探讨的戏剧。这出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跨越30多年的宫廷大戏,在托马耶夫斯基的笔触下,被简约到寥寥数笔。他用单一的黑色,塑造了一个手势,四指合拢,食指直立,这是爱德华二世诘问下属时的手势。托马耶夫斯基更借用这一意象隐喻这位君王对、生命、性的复杂态度,画面大量留白却让领神会。

  展览海报是托马耶夫斯基海报创作的第三种委托类型,其中他于1959年创作《摩尔》是他为自己在美术馆举办的平面设计个展所创作的海报,大胆的笔触蕴含写意气质。

  托马耶夫斯基的学生,法国战后重要的平面设计师皮埃尔·伯纳德把托马耶夫斯基的一生归结为三个时代:战后之初,一个国家的重建时代,这时他的态度是积极支持的,他提倡主义思想的专业努力是十分奏效的。接下来是冷战时期的斯大林时期,当时他最心爱的姿态是幽默、被动的文化抵制和教学。1990年之后的波兰,当时他的创作嘲笑了占有地位的前,同时对当前没有任何偏袒。亨利·托马耶夫斯基保持了对于生活中不同现在状态的,并且在波兰社会培养了的言论。

  托马耶夫斯基的海报属于诗歌的世界,它们是童谣、格言或警句,隐喻符号是诗意海报的核心。荷兰著名平面设计师休格斯·伯克拉德中,托马耶夫斯基通过一只手握,另一只手在空中摸索的形象来表现一位失明的国王,他的头部完全至于之中。托马耶夫斯基的海报是将复杂的文学主题或者故事可视化:我一生致力于寻找人人都能理解的符号。

  托马耶夫斯基的记忆可以追溯至二战前,他记得波兰的美德,这些美德交织着追求个人、尊重个体、热爱真理的。这些价值是他作品的根基,但绝不浮夸。托马耶夫斯基多才多艺的智慧打破了,简单的口号、象征符号和民间的装饰图案承受着相同的压力。在没有公然挑战社会契约的情况下,这些神秘而令人惊讶的形象悄然替换了的门楣。

  托马耶夫斯基的海报创作不仅开创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也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球的波兰海报风格奠定了基础。他在波兰国立华沙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建立的托马耶夫斯基海报大师班蜚声国际设计界,培养了一大批欧洲著名平面设计师。其学生来自、挪威、、法国、斯洛文尼亚、捷克和波兰等不同国家的平面设计界,其中包括众多国际知名的平面设计师。

  由于其作品中鲜明的极简笔触和凝练的符号语言,托马耶夫斯基在日本也受到广泛关注。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将其创作特征与东方美学和日本文化中的书法、俳句的属性相类比,更将其誉为一位禅大师:精辟的,近乎哲学,他的力好似狂言剧。技法、艺术表达,让人联想到禅。他的画笔运用堪称出神入化,他的人物造型,好似东方书法艺术。当我们观看这些作品的时候,能发觉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方韵味。

  本次展览策展人何见平在学习工作期间受到波兰现代海报的冲击并影响了自己的平面设计创作,相信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展的举办会将其带有普世审美性的视觉语言在中国平面设计界带来多纬度的回响。

  何见平:在国际平面设计的历史中,波兰以特殊风格著称,被统称为波兰海报风格。1960年代,冷战阴云下的波兰相对,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处于国家重建时期。海报是当时最重要的。

  当时波兰的文化政策造成两个影响:第一,这是波兰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所有艺术家都参与的海报设计运动。第二,艺术家面对的任务相对比较枯燥。他们形成一种风格,艺术家在工作室闭门造车,有任务的时候,随机选择一个自己已有的图像,图形和文字完全没有关系,这种比较荒诞的风格。托马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相对比较少,但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这样。

  托马耶夫斯基属于波兰海报学院派之父。他一直是老师,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平面设计师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关注。

  亨利·托马耶夫斯基在华沙国立美术学院的课堂上,华沙,1980年,Jerzy Sabara拍摄

  何见平:从个人风格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冷静的简约主义者。这跟他的个性有关。他不是说话很多的人,但他说的话,会有很多种意义,一般都是双关语。他的话,学生不一定能听懂,但是他的话能给学生很多思考。日本有一个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他说,在托马耶夫斯基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日本的书法。当然,本身是没有的,这是因为一个抽象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解读的空间。第二,在他简约的作品里面,也表现了很深厚的情绪。我自己认为,他还是比较悲观的。最重要的一点,他的风格很难被临摹,有很大的唯一性。他的学生、助教,创作风格与其完全不同,但是都受过他很大影响。我们的马克西姆班里面,学生和老师画的很像。他传递给的,并不是风格、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思想。

  何见平:海报作为来说,最终还是会的。原因很简单,传统的海报是纸张和印刷组成的,纸张是来自于木头、竹子,印刷是油墨,都是不环保的。海报的,其实也是有益的。但是设计它不会。在今天,读图的频率,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高,设计师的工作应该更多。

  何见平:托马耶夫斯基和激进的波兰知识也不一样。他的两个助教后来都离开了波兰,一个去了,一个去了法国,最后都死在异乡。托马耶夫斯基从来没有离开波兰,包括占领的时候,他也没有离开华沙。他对于自己的国家有很大感情。你看他画一个瓶子,这是每个波兰人都认识的瓶子,是装波兰当地烈酒的。他的文化认同、国家意识还是很强的。

  何见平:最吸引我的,是如何把图形语言简约化。绘画是堆加式的,越画越多。设计,可以做减法。第二,在他的作品里,从一个艺术家角度来看,很多笔触是废笔,他也保留着,给我个人触动。我很开心,欣赏他的作品,会发现很多秘密,得到自己的思考。

  有些作品,他可能是针对目标受众,只让对方看懂的。你需要了解背景故事。比如,他给妻子的展览设计的海报,像是高跟鞋,又像是库尔贝作品《世界的起源》,他的设计和艺术史也产生了关联。

  推荐: